消费金融的崛起与隐忧

更多 2017-09-23 08:14 阅读:5388 / 回复:0 楼主fckvip

图片:09060001.jpg


消费金融大跃进

从2016年起,一股消费金融风在生存环境日益严峻的市场中越刮越猛。受制于监管对资金投向的严格控制,房地产、政府平台类融资越来越难,银行资金开始大举投向小额现金贷、消费分期、车贷等消费金融领域。到了2017年,各种分期创新更是层出不穷,似乎只要是花钱的营生就都能通过分期来大量拉升消费量,并给投资人源源不断地供给优质资产。从资产管理业务的角度来看,更能够深刻感受到这股浪潮的灼人气息。

1、是消费金融资产大量涌现。2016年以前,融资项目端是房地产和政府平台一统天下,其他都是小角色。2016年后,各类监管组合拳出击,房地产和政府平台的各种融资渠道都被掐死,加上股票、债券市场降杠杆,大量的银行资金找不到投向。此时,90后开始踏入社会主流,引领整个国民开始向先花后还的美国式消费观念转变。加之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对低于传统零售信贷准入标准的大量底层个人的获取和识别变得可能,大量机构开始占山为王,各类资金需求开始充斥市场,消费金融项目也获得了市场资金的热捧。

2、是消费金融类ABS业务蓬勃发展。2016年以前,提到个人消费金融ABS,一般底层都是商业银行零售信贷资产以及部分专业租赁公司的租赁资产。而2016年后,大量的消费金融ABS底层资产来源于消费金融公司、助贷机构、小贷公司。不仅公募ABS发行火爆、信托结构化的所谓私募ABS同样大行其道。为提高消费金融机构的融资杠杆效率,券商还迅速创新出Pre-ABS业务,提前实现融资。

3、是消费金融机构融资成本快速降低。2016年以后,消费金融机构忽然发现融资渠道多了很多,银行的低成本资金不再遥不可及。以持牌金融公司为例,原来除了银行系的部分资金支持,大部分需要依靠成本10%以上的非标融资。而现在,很多银行抢着向持牌金融机构放同业借款,成本一下子降到7%以内。再加上越来越容易的公募ABS,消费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直线下降,向资方开出的条件也是越来越苛刻,钱肯定是越来越好赚了。

消费金融机构众生相

本次崛起的消费金融机构主要是非银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及以金融科技企业形态居多的助贷机构,具体包含以下四类,同时列举一些典型企业:

1、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全国共有23家银监会下发牌照的持牌金融公司,基本都是银行系背景。非银系主要是华融资产旗下的华融消费金融、海尔旗下海尔消费金融、苏宁旗下的苏宁消费金融、重庆百货领衔的马上消费金融,以及唯一的纯外资捷信消费金融。

说到消费金融,不得不提捷信,不仅是持牌金融公司中唯一的纯外资,业务规模也是国内最大。捷信背后的母公司是PPF跨国集团,实际控制人是捷克首富。目前,捷信注册资本达到44亿,而其他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普遍在10亿以内,可谓一骑绝尘。截至2016年末,捷信资产总额为470亿元,年内实现营业收入63亿元,净利润超过9亿元,各方面数据极为亮眼。截至2016年末,公司贷款余额接近4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0%,业务已从大本营广东覆盖到全国29个省份的289个城市,拥有合作销售点超过11万个,员工队伍达至惊人的近5万人。

捷信庞大的员工队伍与其业务模式高度相关。捷信的目标客户主要是年龄较低、有稳定收入但收入中等偏低蓝领或自由职业者,走的是纯线下员工营销与获客的路子。产品主要有两个,一是主要集中于3C电子产品消费的POS贷,二是对部分优质的存量POS贷客户提供现金贷款。例如,你到南方一些电信营业厅或超市手机卖场买手机,可能就碰到营业厅驻点的捷信销售人员,向你推荐捷信的消费分期产品;消费分期还款6期以上,你或许就能接到捷信的推销电话,给你批了一笔几千元的现金贷款额度,可以随时提用。

风控方面,捷信主要依托母公司的海外资源,核心风控模型部门的成员以东欧专家为主,可以说是国外信贷模型中国化的典型代表。从目前的业务数据反映,其风控水平处于中上。由于采用纯线下获客模式,其庞大的员工队伍所带来的管理挑战,其实是捷信最大的潜在风险。

2、老牌助贷机构

经过2015年底起始的监管严打,许多较为正规的P2P公司依托初始积累的客户及风控技术,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

平安普惠

平安普惠是消费金融领域的巨无霸,但在业内却鲜有人将平安普惠作为行业的代表。这是因为,整个平安系金融机构已经实现了高度的资源匹配和共享,可以说成为了另一次元的生物,很难用一般企业来解构。据估算,在平安集团的资源支持下,2016年平安普惠新增贷款超过1700亿,期末贷款余额超过1600亿,无抵押贷款的信贷损失率3%左右。整个平安普惠的事业线包含了小额现金贷、小企业主经营贷、房抵贷、车抵贷、寿险贷等等业务,充满了各类集团内交叉销售产品,所以规模和资金来源那就不是事儿,相应的真实不良率自然也比较隐蔽。

拍拍贷

拍拍贷成立于2011年,是P2P领域的老牌公司了,采用无担保网络借贷信息中介的平台业务模式,最为接近P2P的本源。拍拍贷平台上发布的借款标的以小额借款标的为主,单笔50万元以下,首次个人借款额度在3000左右。目前,拍拍贷平台注册用户数量超过1500万,总体上看,1万元以下借款标的占90%以上,绝大部分是3个月至12个月的借款标的。能够在前期如此严苛的监管环境中存活下来,已经能够说明拍拍贷在规范合规方面的独到之处,市场去库存后的未来发展趋势向好。

3、  电商系  

在获客、身份识别、信息流跟踪、资金流控制方面,电商都有天然优势,切入两块业务顺利成章:一是互联网消费金融,二是新型供应链金融。因此,电商系消费金融公司算是先知先觉者,基本走的都是线上的路子。

蚂蚁借呗

蚂蚁借呗于2014年10月上线,2014年12月正式运营,是由蚂蚁金服提供给个人的现金贷款服务。因为是阿里体系内的产品,充分享受了阿里在客户引流、海量数据、账户服务方面的优势,业务规模和风险控制水平都有很好的保障。截止2016年底,借呗累计放款金额超3000亿元,服务用户超4000万人,单一借款人平均借款金额7000元左右。

京东金融

京东金融成立于2012年,说明京东很早的时候就开始筹划相关的业务布局了。但是在2016年之前,公司战略目标比较庞大,大数据应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区块链、支付技术、投研投顾……东哥真是啥都想搞,控股子公司也多,100多个亿的资产规模一直都是亏损或不挣钱。2016年,京东金融开始比较专注搞白条、金条,也是因为风口到了,目前开始盈利。京东金融的问题在于业务线太过庞杂,可能承载了太多的金融帝国理想,所以步子一直不太对头,获客和风控能力一直不温不火,按说底子应该很好,尚待时间验证吧。

4、新兴互联网金融系

2015年起,一大批具有IT技术背景或海外经历的人开始投身消费金融服务行业,形成了大量以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为特征的轻资产服务商群体。

趣店

趣店成立于2014年,原来是做的校园贷。后因校园贷涉及各种问题被监管叫停,趣店开始转型做小额现金贷产品。2015年蚂蚁金服进行了战略投资,并将趣店的来分期产品作为借呗的低阶补充,开放支付宝服务页面为其引流。有了支付宝的获客渠道,加上围绕芝麻信用分构建的核心评级体系,趣店成功地在迅速扩大业务规模的同时压低了不良率。2016年,趣店总交易额超过300亿,正在超千亿目标迈进,不良率却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依托蚂蚁金服的优势在于获客的时候就已经拒掉了那些芝麻信用分不高的潜在高风险客户,劣势却是一旦脱离阿里系,获客能力及风控手段可能都需要市场另行验证了。

量化派

量化派成立于2014年,主要面向个人开展消费现金贷和信用白条两类消费金融业务,其中消费现金贷占绝大部分。量化派主要通过自有APP、微信及第三方接口,为个人提供消费现金贷和消费场景下的白条服务,合作渠道包括去哪儿、58金融、赶集、网贷之家等。2016年末,量化派累计交易规模余额超过30亿元,尚处于成长期。

三、消费金融的商业逻辑

1、历史的必然性

其实从存量上讲,商业银行才是消费金融的老祖宗,谁手上没有几张信用卡呢?中国第一张信用卡中国银行“中银卡”诞生于1985年,经过30年的发展,信用卡已经成功占据了能够通过传统零售评分卡准入的每一个人的钱包,存量客户瓜分完毕,剩下的只能是比额度、拼礼品,冲着旅行包和拉杆箱来开卡销卡的人越来越多,有价值客户反而越来越少。

而在互联网化程度与隐私保护程度相差较大的国内,多维度数据获取较为容易,于是开发更为底层的个人信贷客户来源成为可能。在国内,没有人行征信记录的群体数量依然占到了大多数,基于金融交易历史信息的传统零售信贷模型根本无法识别和准入,银行受限于自身的机制与定位无法实现有效切入。因此,在新的技术与环境下,为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提供适度的金融服务,是历史的必然。

2、高额盈利的秘密

消费金融一切的高盈利秘密都在于内部收益率(IRR)这个指标上,也就是通过提前回款的再投资拉高资金的真实收益率。无论哪一个消费产品,核心条款一定是还款的前置,或者说分期还本。因为你每次还掉的本金,消费金融机构都可以立即用于其他的信贷投放,如此就能获得远高于名义利率的实际收益水平。

例如,你用了1000元的消费分期,名义利率年化12%,期限4个月,每月等额本息归还,那你总共要还1040元,每月归还260元。但因为你每次归还的钱消费信贷机构都能继续再放给别人,因此计算下来的IRR达到24%,这才是你真正的支付成本。

当然,专门还有一类针对信用有瑕疵的高风险客户放贷,金额一般极小、期限极端,单笔看费用也不高,但你年化计算一下收益率则高的吓人。这种就是冲着小额、应急设计的,反正一笔费用也不高,借款人不会太计较。
3、风险控制的核心

消费金融机构都把风控看做自己的命根子和金子招牌,也是标榜自己和传统银行不同的所在,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要点:

反欺诈识别是重中之重。

反欺诈其实是风控的第一要务,这点与重授信评分与额度审核的传统授信体系确有不同。不论是用于场景消费还是小额周转,首先要确保的一定是借款人和借款用途的真实可靠,因为真实的借款人一般不会故意赖账,而虚假的借款人一定全是坏账。传统银行和线下消费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实地拜访、尽职调查、员工面签等手段进行鉴别,而纯线上的消费金融机构只能依赖身份信息核实、合作征信验证、海量行为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方式进行机器识别。因此,如何能够建立有效的反欺诈模型与智能识别工具,和诈骗团伙斗智斗勇,具备不断进化的能力,是消费金融机构面临的第一道难关。

小额分散是风控基础

只有小额,才能确保个人具有基本的还款能力,其行为模式不变形。而只有分散,才能减少局部的风险累积,通过大数法则提炼归纳,使模型具有可预测性。

异于传统的弱相关因素模型

传统授信一般基于信贷类历史数据和一套学界或业界已有的风控逻辑关系,识别和确定模型变量。而消费金融机构面对的客户并没有高质量的信贷数据,只能通过表面上相关性很差的海量数据进行人工智能筛选,产生出含有上千个因素的庞大模型,再根据每批次的放款结果进行快速进化和迭代。

催收强度大为弱化

消费金融机构对于逾期的借款人一般通过电话催收,也有专业的电催外包机构,但不会对借款人进行人工上门催收或提起法律诉讼,这点与传统金融机构有较大不同。一是监管规定不得暴力催收,必须避免触碰红线;二是单笔金额太小,上门催收或诉诸法律的成本太高,实在是不经济;三是消费金融业务的盈利水平较高,一般能够覆盖远高于银行信贷的违约损失。

4、存在的隐患

第一,照目前情况来看,2015年至2016年是大部分消费金融机构的业务起步期,大多数看着牛哄哄的风险模型其实尚未经过完整的经济周期验证。一旦中国的经济结构或发展情况出现较大波动,预计不少消费金融机构的风控模型是要面临大的调整,至于产生的坏账是不是能压的住真不好说。

第二,资本的热捧其实是毁掉一个行业最快的方式。根据目前消费金融资产在资管市场上的追捧程度来看,泡泡是一定会吹起来的。资金成本只要无节操的降下去,业务规模就会无节操的升上去。人就是这样,赚钱一旦变得容易,就想能不能门槛再放低一点、业务再做大一点、钞票再赚多一点。很多行业就是这样做烂掉的,世间很多悲剧也是这样产生的。

第三,依照目前各家消费金融公司介绍的风险模型,无一例外都通过了几百家信息源广泛获取了个人的行为数据。不论怎样吹牛或包装,都免不了涉及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比如,对个人手机通讯录、位置、通话记录等信息的使用,反欺诈模型对个人生活及社交情况的刻画,授信系统对教育、医疗、工作信息的爬取,都存在灰色地带的问题。监管一定会出手整治,只是不知道具体哪天而已。

游客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