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大转折,赚钱越来越难了(陈光明离职后首次公开演讲全文)

更多 2018-06-13 20:48 阅读:4600 / 回复:0 楼主luoge

图片:7_150326173711_1.jpg


5月初,在第九届中欧私人财富投资论坛上,原东证资管董事长陈光明发表演讲,分享个人的价值投资心得。

作为资管行业的大佬,陈光明以价值投资著称,他在东证资管任职长达20年,所管理的东方红产品以高额收益率在业内独树一帜。东证资管官网显示,陈光明所管理的产品东方红4号,截至2017年低,单位集合计划累计资产净值高达8.2951,集合计划累计净值增长率达到789.81%。

2018年3月7日,陈光明因个人原因离任董事长一职。本次出席论坛,应该是陈光明自离职后的首次公开亮相。

在演讲中,陈光明坦言,未来做价值投资会比过去更难赚钱,由于宏观投资环境面临40年大转折,市场以结构性机会为主。

一起来看看他对价值投资的认识和思考,以及他对资管新规等热点事件的看法。

01:为什么选择做价值投资?
东方红是坚持价值投资的,应该说我们的业绩还不错,这可以说明中国的价值投资还是有它的生存空间。未来在资管机构转型中,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去从事价值投资。

不过,其实在中国做价值投资不容易。过去为什么大家普遍会选择“交易性趋势博弈”的投资道路?因为市场提供了相应的环境。但现在环境出现了很大的改变,这对我们真正做价值投资的人挑战也更大了。

比如格力、恒瑞、茅台等股票这一轮的上涨,是硬生生被国外投资者给抬起来的,真不是国内的机构投资者抬的,这意味着市场的开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因素。随着市场的开放、长线资金的增多,导致这样的机构投资者占比增加,占比增加后,这些机构投资者的理念就会具有一些引导作用。

但是反过来讲,从长期看,做价值投资其实有时候越孤单收益越好,人越多竞争肯定加剧。从这个意义上看,价值投资未来日子可能比之前要艰难。

虽然之前很多人可以靠“交易性趋势博弈”获取比较好的收益,当然我们靠的是价值投资。我觉得未来他们更难赚钱,我们的价值投资也一样比以前更难赚钱。

1)换手率高的就不要说是做价值投资的了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613204812.jpg

这里面很多股票都是我长期持有的重仓股。

在中国有一个特点,价值投资基本上做的是成长股的买卖。有些股票到了成长后期的时候,估值显得便宜。上述图表中的股票看起来没有特别便宜的,那是因为它利润的增长幅度在提高。(注:上述图片的数据统计有些早)

截止去年年底,过去12年来东方红整体收益大概26倍,复合回报接近30%,我自己管的存量产品中最早的东方红4号更高一些。(注:来源于嘉宾的个人陈述)

我个人的换手率普遍在50%以下。我老早就说了,那些换手率400%、500%的人就不要说自己是做价值投资的。不论你是什么投资方法,只要能赚钱、能给客户回报、只要合理合法,就没什么不好说的。但是一看这么高的换手率,肯定就不是做价值投资的,哪有股票刚买进去就价值发现完了,然后价值就兑现了,再马上换下一只股票,价值又很快兑现完毕。这不符合逻辑。

2)只要选对票,价值投资比博弈更简单
相比博弈,价值投资其实真的非常简单。

无论做实业还是做投资,只要你是实实在在的、不是想从博弈的角度来赚钱、不是完全不去创造价值、不是只想着转移价值的话,那么无论做实业还是做投资都是一样的。你肯定得在定价不充分或者需求没有满足的情况下,提早进入。或者你没有进入的那么早,但是你确实就能比别人做得好。比如,可能你现在买的股票并不见得很便宜,但是你知道未来会更好。否则的话,长远看,肯定是要输钱的。因为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湿脚。而投资遵循本质的道理:资本是逐利的,均值会回归的。

只不过有的公司和行业,它可以长期持续。有的公司和行业,周期会比较短。周期不一样,这是对价值投资非常大的挑战,所以价值投资需要长期的钱。我今后的基金公司对外发行产品的话,封闭期有可能会设置5年左右,因为这更加符合价值投资规律。

3)价值投资有更多的收益兑现方法
为什么选择价值投资?除了以上因素外,还有一点是:做价值投资,晚上睡觉会比较踏实些。

靠博弈赚钱的话,博弈变化太快,尤其资金量大后,万一逃不出来,被搁在高高的山岗上,要知道站岗是非常凄惨的。

价值投资有一点好处是,如果你选出好股票的概率比较高,那么股票放在那里就会有很多的收益实现办法,并不一定要等到一波行情来了或者哪个风格轮到你才能赚钱。很多人都会是你的朋友,比如说大股东会增持,比如公司本身会提供很高的分红回报、会回购等,还有产业资本会看上这家公司。

像万科就被姚老板和许老板看中。之前我哪知道万科会有这种情况,我只知道它价值被低估了。最后的收益兑现方法,才是市场的趋势机会。

所以,价值投资有很多的方法来兑现收益。

4)收益更多源于平衡市,不需要等牛市风口
我们做价值投资其实最不喜欢的是牛市,当然太大的熊市也不太喜欢。

如果是自己的钱还比较平淡,但如果是客户的钱,客户经受不住过山车般的考验。你是驾驶员,客户就在你旁边的副驾驶座位上,你在那个高高的山岗、蜿蜒的山路上一路往下冲,他在旁边吓都吓死了。他就觉得慢点慢点,不要亏钱。但是如果真遇到大熊市、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不亏钱也是蛮难的。除非你是做对冲基金的。

这里稍微提一下。其实对冲基金不是一个最好的标的,经过十几、二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它的风险收益回报整体并不是很高。但它有存在的理由,因为有太多的人不愿意去承受这中间的颠簸。

另外,过度自信其实也很正常。那些人都觉得,如果方向盘掌握在我自己手里,你坐在副驾驶上,他可能就踏实一点。但是他把自己的性命交给你的时候,他永远都很难相信你能把这车开好,他会担心你会不会撞到树上或者翻到悬崖里去。

所以,我们更喜欢平衡的市场,因为赚钱依靠的是企业盈利的增长,而不是靠水涨船高、大家疯抬一把股价后作鸟兽散。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如果被投企业确实不错,那么就不仅仅是一个价值回归的过程,好的公司会持续创造价值。所以我这几年应该是从深度价值向成长价值的方向在转变。

早年,尤其2006、2007年的牛市中,我那时还是偏纯正或者深度价值的投资方式。这几年,在我的资产配置当中,深度价值的选出来的标的不多,我也相对并不是那么喜欢。以前可能更多深度价值,或者成长价值和深度价值各50%左右,但现在更多的是这些优质企业长期持续增长的价值。

5)价值投资复利效益惊人

价值投资最大的好处是复利增长。

虽然投资不是说一定不能亏损,但是永久性的亏损是不能产生的,市场不好的时候要少亏。所以我们的超额收益往往是在熊市和平衡市中创造的。牛市中尤其处于后端时,我们一般都是属于胆子比较小的,因为价格偏离价值已经比较多了。

看一个公式:
预期收益率或者说实际收益率Ea=E1×P1+E2×P2+E3×P3……(P代表概率,E代表每只/次 股票投资的收益率)

做投资本身是一个投注的游戏,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方法,你最后的Ea应该是要比较大才行。Ea大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比如说概率很大。一般我们做价值投资,很多人就说不要亏钱,所以把这个概率搞的比较大,这个E不是很大,但是它长期可持续。

当然了也有不是这样做的,比如说他这个P不大,但是E很大,这是索罗斯的做法。他不在乎每一次胜算的概率,而是在乎每一次胜算的量级。量级就是说,要么不挣钱,要挣就挣十倍以上。他并不在乎是不是会亏点钱,所以他可能很长时间都是小亏,然后一次大赚。 很多做价值投资的人,本质上也不是说不可以这样做,但事实上大部分人做法是:这个E不是很高,但是可持续。它就是一个复利的增长。

6)价值陷阱太多,最难的是价值评估
价值投资难度就是在于价值评估,因为中国的价值陷阱是非常多的,你能回避掉尽可能多的价值陷阱,你的收益就会提高很多。然而真正好的能够产生持续回报的公司还是比较少。

回报的来源可以从这个公式来思考。

投资收益率=ROE×(1-分红率)+(1/PE)×分红率

你整个的收益,要么是拿到手的分红,要么是净资产持续回报。所以如果是一个成长型的公司,初始估值很低没关系,但ROE一定要高。如果ROE不高,公司说的再好,其实是说给新股东或者说给新债务人听的。

以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为例,这只在过去50年美国市场表现最好的股票,长期回报率高企的原因在于分红很高、业绩没成长,但是它的roe很高。这家公司销量下滑但是价格提升,行业没有技术进步,公司几乎不需要投入,绝大多数利润都用于分红。投资者对于烟草行业存在种种担心,包括销量下滑、持续经营的合法性等,导致烟草公司的估值一直很低,而低估值又推升了股息率,数十年的高股息率,在复利的作用下,爆发出惊人的威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做价值投资的人不是不看中成长股,而是说很多的成长股实际上最后是不符合价值投资的标准。从长远看,它提供不了长期的股东回报,因为它本身不能够赚很多的钱。

其实,我们做投资和企业做资产配置是一个概念。投资人把钱交给他认为优秀的投资经理,优秀的投资经理把钱集合起来投给那个最优秀的企业家,他能够创造更高的复合回报。如果企业复合回报不够高的话,那就是一个比较平庸的企业,它永远不会有很高的增长。所以投资回报率跟你买入PE的倒数也就是说初期的估值,以及ROE这两个因素相关。至于会不会分红,其实本身没有那么重要。如果不分红是为了继续投资,那就没那么重要。

价值投资知易行难,最后还是要落到投资经理对价值评估能力上。

图片:微信图片_20180613204815.jpg

02:未来市场以结构性机会为主

1)宏观投资环境面临40年大转折
未来投资的宏观环境,我个人认为是40年的大转折。

内部环境,长期来讲确实博弈因素比较大,无论是人口红利还是GDP增长等。短期就是贸易战和房地产投资的问题。

有这么一种说法,就是说“一个班级里面第一名和第二名基本上都是对手,但是倒数第一名和倒数第二名一般都是朋友”。 我觉得这个可以说明中国和美国以后要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可能性已经非常小,只是说矛盾会激化到什么程度。

我举一个例子,当年日本作为美国的保护国,GDP达到美国70%的时候,还是被美国极大遏制了,更何况中国作为和美国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理念的国家?中国创造了美国GDP百分之六七十以后,很难不被美国盯上。我相信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几乎是很难改变的。

早年的时候美国要利用中国去遏制价格,但现在矛头肯定对准我们中国,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我觉得中美贸易战谈判不顺利非常正常。两边的差距非常大,所以只会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前40年我们的全球化纳入美国制定的规则体系,未来这样的黄金时代过去了,中国更加应该自强努力才能够改变外部的变化。这是现实。

关于技术进步,用比较简单的话讲是这样的:以前我们是零分或者五分,要去抄人家80分、90分,抄起来很快。无论抄什么都是对的,因为人家都是正确的。但现在抄到了60分、70分,你去抄人家80分、90分,就开始怀疑了,说人家那套不一定对,你看你抄得很有可能是那个错的10分。现在很难抄了。而且现在人家也说了,你不能再抄了,你再抄我就会比我还厉害了,你要自己做。那自己去搞创新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中国去搞技术进步也是必然的。

在中央集权的政府当中,投资比重向来是比较高的,很快就把基础设施包括房地产在内都提上来。但事实上,投资下降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咱们以后要做内需型社会建设。如果纯粹内需拉动经济,还有3~4%GDP增长,已经算不错的,这也是符合规律的。

2)资管新规是好事,短期政策会有一些对冲
资管新规长远看是好事,监管应该这样做。但中间过程会有一点痛苦。因为你要治病,你要上病床,要打针、要吃药,总归是痛苦的。你要是不吃药,问题会更大。

资管新规有利的几点是什么?第一,对我们这个行业是比较有利的。非标肯定会受到很大的打击,但是对于标准化资产,比如像债券和股票投资是有利的,这对我们专业去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来说,有非常大的机会。

资管新规从中期看,可能是内部比较大的一个变数。当然现在还好一点,监管部门给的过渡时间比此前预期的要长,本来说到2019年6月30号,现在延长到2020年底。相对来讲,大家的担心可能会少一点。不过,它不会改变这种偏紧的状态,但是会改变影响的幅度。

投资上不用过于担心短期的冲击,而是更应该关注长期对行业、公司和社会的影响。短期政策上肯定会做一些对冲,比如说外部融资太紧了,里面流动性稍微放一点,外面松一点里面就稍微紧点。消费如果一下子起不来,投资可能也提上来一点,杠杆上保持一个稳固下行的过程。

3)未来结构性机会大于系统性机会
前面演讲的好像对未来市场挺悲观,作为投资人总归是要赌国运的,也没那么悲观。

宏观上有很多大家比较担心的内外部情况,但是从微观的角度讲,从自下而上的角度来看,还是可以看到很多的机会。

我们做价值投资的人核心策略还是从自下而上角度寻找机会,谈市场从来不是我擅长的地方,肯定做宏观分析和策略研究的人比我强。我们最主要的功夫还是在于投资标的选择上,一半的时间可能都是在跟企业家交流。我现在已经是无业游民了,上周还见了四五个企业家。

那么未来机会在哪里呢?

首先,我认为股权投资,从长期来讲,在大类产里面还是不错的。因为资本回报如果不大于GDP增长的话,那些资本家是没有意愿去再投资的。另外一点是,我觉得现在这个年头二级市场的优势要比一级市场好,尤其是自己去做。 一级市场的投资效应非常明显,囤积的钱实在比较多。相对来讲,二级市场优秀的一批企业占比还是大部分,估值也不是那么高。

但这些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觉得未来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市场都是结构性机会大于系统性机会,或者说结构性机会占主导的一个市场。

4)中国最优秀的企业未来也会成为全球领袖企业
未来结构性的投资机会集中在哪里?

第一个就是优质企业强者恒强。

未来的投资机会有人口素质的红利,相当于是跟“升级有关”的领域。如果你看到一个企业家挺有眼光、有战略、有执行力,在持续地吸纳高智商的人,那你需要关注企业未来是不是要干点啥?

未来的投资机会还包括巨大规模效应,中国制造业一定还会有很多优秀公司不断崛起。因为大国经济、巨大的规模效应,你可以投研发。而且做制造业在中国有非常扎实的基础,包括人员的匹配、基础设施建设等。 只不过现在的税收和房地产要素占比有点高,有些潜力没有完全发挥,出口压力也大起来,所以整体来讲没有像以前增长那么顺畅。但是我相信优质公司还是能够走出自己的道路、不断的前行。

无论是品质的升级、消费的升级还是技术的进步,微观上都在突破的过程中。我相信很多行业里一定会有伟大的企业冒出来。未来应该会看到的状况:作为中国最优秀的行业领袖企业,它们在全球也应该是领袖企业。很幸运的是,这些公司除了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华为没上市,其他基本上都是我们重点关注的。

03:问答环节
为何由深度价值向成长价值转变?

主题演讲结束后,在后续的提问环节,陈光明详细分享了自己为何从深度价值向成长价值转变,其具体回答如下。

首先我想说下,成长一直都是价值评判的核心要素。不是说我转向成长价值的投资方式就会买那些新的东西,不是这个概念。

为什么会转向成长价值?我做过很多投资,也尝试过很多。我认为,在中国做深度价值挑战比较大,有几个因素:

1. 公司治理结构一般,收益兑现时间不可控。如果现在的市值和真正的价值差一半,倘若一年后价值兑现,那你就大赚了,如果三年就比较吃力,如果十年那就太长。所以价值到底多少年兑现,真的很难说。在中国做投资很难仿照《聪明投资者》那样的方式。国内治理结构出问题的公司比较多,而我们资本市场约束力又比较小。

2. 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层往往又不够优秀。原以为价值三年兑现,由于管理层的原因,很可能导致期限更长,从而拉低你的收益,那就白干了。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和管理层的不优秀,往往使得这种公司有很大的缺陷。而你跟存在问题的管理层打交道,也很耗费心血。

3. 出现真正深度价值大的确定性机会的时间较少,也就过去2005年、2012年的时候机会较多。这种静态看起来非常低估的品种本来就很稀少,所以往往都有些问题,价值陷阱的概率很高。资金投进去之后,你的投入产出比不高,你的心情也很受影响。

这是我在十几年实践中的一些思考。这些事情促使我进行一些改变。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成长价值的投资方式实际上在中国是比较适合的。真正好公司跌到很低价格,这种时候是比较少。如果用合理的价格买入好的公司,动态来看,考虑它的成长、未来的竞争力等,其实它是便宜的。

成长价值投资最大的挑战,在于你对人的判断,这种成长价值股对企业领袖要求比较高。我特别看中企业家精神,越是偏成长价值投资,越对人的依赖非常大。以前深度价值的投资方式中,其实只要对价值评估到位,逆着人性操作就好,因为它不指望太多的未来,更多是基于过去。深度价值方法实现起来要比成长价值难度小,有时候股票大跌或者一两年死活不涨,憋在那里,基金经理可能比较难受,因为会有来自客户的压力,但总归价格会回归价值的。不过如果做成长价值看不懂企业家内心到底想什么,基本面判断就会比较麻烦。

从价值角度看,和深度价值相比,成长价值的投资方式中,价值的不确定性更大。深度价值投资中,价值确定性高,但变现的不确定性大。但成长价值投资方式中,价值的确定性是不高的,变现的确定性是高的,因为这类股经常会带给市场一些预期,永远有催化剂。这两种投资方法要求不一样。

申明:感谢作者的辛勤原创!若在本网站转发过程中涉及到版权问题,敬请与管理员联系!以便及时更改删除,谢谢!
另:法财库目前成立了多个行业微信群【银行高管群】【商业银行群】【信托群】【券商群】【理财师群】【投行群】【私募群】【基金群】【股权投资群】【期货群】【现金贷】【第三方支付】【金融高管群】【总裁群】【互联网高管群】【汽车金融群】【融资租赁群】
扫码加群主申请入群
游客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